经济纵横
浅谈会展文化对推动县域文化品牌建设的作用——以吉林省为例 李中闯5-8+180
物价上涨的迷局及政府破解手段的寻找与选择 李凤荣9-11
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——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 王宇平12-15
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朱斌16-17
日本麦当劳经营困境解析 田若蓝18-21
企业管理
厦门经济型酒店服务失误及服务补救策略研究 陈鹭洁22-23
国产婴幼儿护肤品品牌塑造研究 刘桂清;陈小芹24-25
提升我国汽车文化的对策研究 陈冠中;郑舒婷26-28
生态文明视角下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研究 王媛29-31
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分析 马莉32-33+180
电力仿真培训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李宏毅;彭德振;孙永福34-35
关于乙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诠释 田蓉36-37
东北亚研究
浅析韩国农协对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启示 胡伯龙;申龙均38-39+180
论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路径——以亚投行为契机 廉婕40-41
金融财税
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与管理 拜婷42-44
浅析企业纳税筹划风险与防范策略 马淑华45-47
PV函数与NPV函数计算财务现值的运用比较 于蕾;张立伟48-50
互联网金融——中小微企业融资新突破 孔繁祺51-53
政府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模式的分析研究 于飞54-55
高教研究
公共服务背景下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提升路径 袁维松56-58
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相融合的实践途径——以财经类专业为例 艾红梅59-61
物联网工程“Zigbee协议与编程”教学改革探讨 王超62-64
地矿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马晓芳;陈永华65-67
审核评估视角下省属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现状分析 张鑫68-69
民办财经类本科高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堂教学研究 王海洋70-71
高校“思政课”促进大学生信念养成路径初探 陈莉72-74
依托高校开展老年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单奕75-76
利用“辅导员博客”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韩飞77-79
社会转型期干预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影响探究 韦洪雷80-82
提升法治思想培育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 雍春梅83-85
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 刘庆;樊磊86-87
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及对策 张悠然;孙淑荣88-89
高校优秀教材与自编教材选用关系分析 田伟90-91
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包兰;吴萧彤92-93
校企合作的现状、问题及解决策略 康军94-95
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培育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梁楠;梁榕96-98
教学改革与实践
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《软件测试》课程设计 张海鸥99-100
基于“互联网+”构建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思路 毕雪微101-103
高校教育法学课程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章凯104-105
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研究与创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郭占元;吴玉萍;曹雪梅;刘英杰106-109
以案例分析为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学研究 冯伟健110-111
外语专业语言学习者身份认同研究之教学意义 张艳艳112-114
基于“实践导向”的高职广告策划课程建设与实施 白云华115-118
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实训基地教学环境 秦成华119-121
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王志强122-123
故事驱动的大学英语学习 刘秋成;李中良124-126
基于KUKA机器人的项目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许红岩127-128
论机械制图教学中让学生“知其所以然”的必要性 王代梅129-131
探析普通高校武术散打选项课中存在的问题 宋江浩132-133
对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和景物观研究 任艳慧134-136
POA理论对大学英语听说课课堂改革的启示 张健137-139
多元智能指导下大学外语课堂新视角 郑晓凤140-142
基于任务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马笑岩143-144
法学双语教学中的案例研讨方法刍议——以英美侵权法为例 孙天全145-146
日语翻译中学习者对同伴互评的心理认知研究 秦国和;高亮147-149
篮球课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分析 耿恩虎150-151
社科综合
吉林省农村地区伤害情况及参与保险情况的调查研究 时佳宏;任淑萍;王元;张艳峰152-154
简述中国传统建筑与日本建筑屋顶设计的不同 王皓石155-156
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特殊主体问题的思考 张婷婷157-159
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及信息传递方式 石晓霆160-162
促进村居干部学历素质双提升的实践与探索 涂九龄163-165
新兴社交媒体对提升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研究 吴小娜166-168
思想文化
践行井冈山精神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国辉169-172
美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瑶;林晶173-174
论大学生孝道教育与感恩教育的契合性 赵玉英;陈永华;盛桂颖;于海军175-176
高校宣传工作刍议 高宏艳177-179
|